搜索
今天我们来聊聊
一个有趣的故事
具体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拉着13岁的孩子来寻求帮助,说自己的孩子为了不戴助听器,就找借口戴了助听器想睡觉。
在了解孩子最近的身体无不适后,查阅了该儿童的裸耳听力和补偿情况,从数据上看未见异常。见下图。
在检查助听器的耳模时,发现耳模的戴取不是很容易,感觉较“紧”。
因为是软耳模,打磨效果不好,当时重新取样,直接用耳样膏做了一个比之前的耳模整体要明显小,第二弯稍短的临时耳模,并打孔插上软耳模弯管,让家长回家试戴几天再反馈。
第三天,家长反馈孩子愿意配戴助听器,戴了助听器就想睡觉的现象消失。
究其原因
我们可以知道
轻中度的听力损失者
如果耳模或者耳道式助听器外壳过于密封时
使用者感觉耳道的负压增高
会有一种闷堵的感觉
是“堵耳效应”的不良现象之一
时间长了
有的使用者会觉得头昏脑胀
个别人会犯困
除此之外
我们曾经也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
五年前一个1岁的听障宝宝,家长也是反馈孩子每次戴了助听器半小时后就精神状态不好,犯困。
该幼儿双耳ABR检测听力损失55-60dBnHL,双耳的行为测听结果均显示低频损失比较轻,约35-40dBHL。当时我们初步判断该幼儿可能存在堵耳效应,作了重做耳模和调试助听器等综合处理后,此现象消失。
如果助听器验配师朋友遇到类似情况
在了解使用者最近无身体不适后
也可尝试排除是否存在“堵耳效应”
通过改变声学和调试助听器数据
来解决这个问题
若有其他疑问
可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哦
声桥助听器建议患者在发现听力问题以后应尽早干预,去医院尽早治疗或者去专业的听力机构了解更多针对听力障碍的方案,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